2025年8月18日,为期三天的枝江砂梨节在湖北省枝江市仙女镇休闲农业示范区圆满落下帷幕,本届砂梨节以"梨香枝江·共话发展"为主题,通过文化展示、产业对接、旅游体验等多维度活动,不仅展现了枝江特色农业的发展成果,更成为促进区域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据枝江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活动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00万元,较2024年同比增长18.7%(枝江市文旅局2025年8月19日通报)。
文化交融:非遗技艺与现代农业的对话
本届砂梨节特别设置"非遗文化体验区",集中展示枝江布鞋、枝江楠管、仙女镇牛筋糕制作等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2岁非遗传承人李守义现场演示的枝江布鞋纳底技艺,吸引大量年轻游客参与体验。"这种活态传承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三天活动期间非遗展区接待体验者超3000人次。"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建军介绍。
在文化交流论坛环节,来自华中师范大学、三峡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与湖北、湖南、重庆三地农业部门代表,就"农耕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展开深度对话,论坛形成《长江中游农耕文化保护枝江共识》,提出建立跨区域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联盟等建议(三峡日报2025年8月17日报道)。
产业升级:签约项目金额突破4.2亿元
作为全国砂梨主产区,枝江市现有砂梨种植面积8.7万亩,年产量16万吨,本届砂梨节期间举办的产业推介会上,12家农业龙头企业现场签约,涉及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电商合作等领域,武汉中百集团与枝江天音公司签订的5000吨砂梨采购协议,以及浙江农都集团投资的3000万元智能化分拣中心项目,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
"我们引进的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技术,使砂梨糖度提升2-3个百分点。"在产业观摩环节,枝江市农业农村局展示的智慧农业系统引起广泛关注,据该局2025年农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通过技术升级,当地砂梨优果率已从78%提升至91%,亩均收益增加2400元。
旅游创新:打造沉浸式农旅体验
活动主会场设置的"梨园十二景"沉浸式体验区,运用AR技术复原清代枝江砂梨交易场景,成为网红打卡点,据枝江文旅大数据平台统计,该区域单日最高接待量达8900人次,相关短视频在抖音平台播放量突破1200万次。
为延伸产业链,枝江市推出"砂梨采摘+非遗体验+民宿度假"三日游线路,仙女镇向巷村"梅园里"民宿集群在活动期间入住率达100%,负责人周代年表示:"通过节会引流,我们的秋季预订量已达70%。"
国际视野:搭建对外交流新平台
本届砂梨节首次设立国际展区,来自日本、韩国、东南亚的6家企业展示果品加工技术,日本农林水产省代表团与枝江市政府签订《砂梨出口质量标准互认协议》,为枝江砂梨进军国际市场奠定基础,据枝江海关统计,2025年1-7月当地果品出口额已达1.2亿元,同比增长34%。
在闭幕式上,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代表发来贺信,肯定枝江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融合方面的探索,活动组委会宣布,2026年砂梨节将扩大至五天,并增设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板块。
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枝江市委书记余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以砂梨节为契机,加快建设"中国砂梨之都",根据《枝江市农业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到2026年底将实现砂梨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总投资2.8亿元的枝江砂梨文化博物馆已进入设计阶段,预计2026年5月开馆,该项目将系统展示砂梨种植史、加工技艺及文化内涵,成为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农耕文化展示窗口。
参考文献:
- 枝江市文化和旅游局《2025年砂梨节活动总结报告》
- 枝江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农业产业化发展白皮书》
- 三峡日报2025年8月17日头版报道
- 枝江海关2025年1-7月进出口数据通报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农耕文化保护枝江共识》
热点深度解读
金铲铲之战新赛季
热点解读:金铲铲之战新赛季上线,全新羁绊和棋子带来策略变革。玩家社区涌现大量新阵容研究。
📚 热点延伸阅读
- 2025年枝江砂梨节圆满落幕,文化交融促发展,农旅融合谱新篇角色培养优先级推荐
- 2025年枝江砂梨节圆满落幕,文化交融促发展,农旅融合谱新篇装备系统深度解析
- 2025年枝江砂梨节圆满落幕,文化交融促发展,农旅融合谱新篇的经济系统设计深度剖析
- 玩家社群对2025年枝江砂梨节圆满落幕,文化交融促发展,农旅融合谱新篇的评价与反馈分析
- 技术解析:2025年枝江砂梨节圆满落幕,文化交融促发展,农旅融合谱新篇中使用的创新渲染技术
网友留言(0)